“五一”假期之问:短期热潮如何化为长期动力?

凤凰网 2023-05-05 16:17:43

半月谈评论员 何欣荣

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交出了一张“热力”成绩单。


(相关资料图)

在旅游市场快速复苏的同时,人们也看到,热点景区“人满为患”,交通压力堪比春运,部分酒店价格“狂飙”。有必要对“五一”假期的市场表现进行复盘,对消费者的吐槽认真倾听,这是我们做好民生和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首先要看到,“五一”假期之所以热,关键在于抓住了“流动性”这个燃点。人流、物流、信息流……各种“流”在这个“五一”高速运转起来,共同构成了现象级的假期热度。

其实,不仅是“五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有赖于充分的流动性。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前提都是各类要素的顺畅流动。一个“流动的中国”,才能释放更多活力,创造更多机遇。对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这是一个要长期探索而意义深远的课题。

同时也要看到,“五一热”背后,也有“集中爆发式出游”这个由来已久的堵点。“花了看山看海的钱,看到了人山人海的样子”“到处车票售罄、景区约满”……类似的吐槽,在网上屡见不鲜。

面对每年几次集中爆发式的出游,靠增加供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希望热热闹闹,更乐见细水长流。带薪休假、灵活年假说了很多年,实际落实情况到底如何?种种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最后,“五一”总体很热,但具体到各个地方,却是“冷热不均”。有的城市如山东淄博,迎来了大客流,同时收获了点赞和美誉。还有的城市,圈地收钱、欺诈宰客,让游客失望又闹心。这中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一地口碑的崩塌,将是人们“用脚投票”的开始。

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和长时间的积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市民热情好客……淄博的“出圈”,就在于游客自发推介、政府迅速反应、市民主动维护构成的“良性闭环”。

淄博火了,据说很多地方的书记、市长、局长纷纷带队前去“赶烤”。怎么打响烧烤和美食牌,这只是“术”。更深层的“道”在于,如何借助“五一”大客流的高强度压力测试,把存在的问题梳理清楚、对策研究透彻。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把“网红”变成“长红”、“流量”变成“留量”。找准了发力点,我们才能形成长效常态治理机制,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于“诗和远方”的期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秦黛新

校对:郭艳慧

x

热门推荐

彩民获双色球赠票竟中510万 委托福彩站主代领-图|环球消息

2023-05

常州普通话报名官网 常州普通话报名官网

2023-05

西安市政府发布最新人事任免通知

2023-05

全球热头条丨宁夏全面更新全要素自然资源“一张底图”

2023-05

环球观天下!便利、安全、高效 煤矿智能化场景在神东不断“上新”

2023-05

焦点速递!91股获100家以上机构调研 华测检测最受关注

2023-05

微盟集团委任徐晓鸥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世界头条

2023-05

广东新兴警方通报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1人受伤|全球新动态

2023-05

全球实时:开源证券给予保利发展买入评级

2023-05

天天实时:金价又“狂飙”:黄金饰品价格逼近600元/克,5个月上涨百元

2023-05

推荐阅读

中国石油发布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营收1.6万亿元

2022-08

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2022-03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2021-12

西藏林芝: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

2021-12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2021-12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