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碳”目标引领储能行业加速布局助力绿色发展

新华网 2023-07-10 19:43:17

这是2022年6月24日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楼前拍摄的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吴琼)在广东东莞,一座集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充电站新近投入使用:充电站的光伏棚顶可利用太阳能为汽车充电;配套的储能设备既可存储中午富余的太阳能,又可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存储电网的电能,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向充电桩释放电能。

据项目投资方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先进介绍,这种新型充电站不仅节能环保,还能起到辅助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作用,是新能源领域的一项创新性探索,极具推广价值。

他说:“在国家制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储能是万亿级的超大赛道,政策推动、产业链成熟与商业模式逐步形成闭环,储能市场正在健康高速发展,我们作为相关产业的从业者备受鼓舞。”

近一个月,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储能业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特斯拉等在内的新能源龙头企业陆续宣布,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常年深耕海内外市场、储能产品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的以晴集团也加码布局储能上游产业链。该集团旗下企业菲力科电源于近日完成收购一家位于湖北的电芯生产商。

该公司负责人张庆海说:“电芯占储能系统成本的60%,是构成我们成本的重要一环,更是支撑我们扩大产能和提高销量的重要一环。”

5月26日,观众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了解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张庆海表示,国家的宏观政策给公司未来发展道路注入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中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近9万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这是6月27日在甘肃省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拍摄的一家企业生产的电池。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当前至2030年是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未来行业格局和技术路线必将是协同互补、多元化、多维和立体的发展。”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总监张星说。

张星认为,电化学储能未来发展方向将以锂离子、钠离子和液流电池等技术为主,而物理储能发展空间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超级电容器、热(冷)储能等技术;整个储能行业将向着高效率、低成本、灵活运行的方向发展。(参与采写:秦铭蔚)

[责任编辑:刘有明]

x

热门推荐

中国“双碳”目标引领储能行业加速布局助力绿色发展

2023-07

智己LS6官图正式发布,预计8月底成都车展亮相,车身尺寸超大

2023-07

国防教育润童心 木脚村开展国防动员教育联学活动

2023-07

捷德奥特曼TV登场奥特曼实力排行榜,捷德奥特曼进不了前三

2023-07

福建恢复台湾地区船员申请换发大陆船员证书补差培训

2023-07

晚邮报:拉齐奥中场米林科维奇同意加盟利雅得新月,...

2023-07

东证资管新任杨海为副总经理

2023-07

7月10日京能热力涨停分析:国企改革,新冠病毒防治概念热股

2023-07

三大改造工程,超万亿元投资!这可能是钢铁行业破局关键

2023-07

小米、华为等国内11家应用商店及分发平台基本完成App签名/验签

2023-07

推荐阅读

中国石油发布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营收1.6万亿元

2022-08

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2022-03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2021-12

西藏林芝: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

2021-12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2021-12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2021-12